通辽市司法局聚法治之力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出实效 见成效 提质效

通辽 更新于:2025-05-20 18:57
  • 黄石卡哥
    近年来,通辽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与司法行政工作相互融合,为维护全市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着力夯实政治基础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制定印发《通辽市司法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分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工作机制。2024年以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开展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2次,专题研讨4次,各基层党支部专题学习18次;局机关组建惠民政策宣讲队4个,深入包联社区、包联村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指导监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3个法律服务协会、103家律师事务所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写入协会、律师事务所章程,45家无党组织的律师事务所全部选派了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

    着力提升法治水平

    一体推进法治宣传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推动精准普法。在全市组织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暨“民族法治宣传周”活动,以“理论+文艺+互动”的法治宣传模式,覆盖机关、企业、学校、文旅场所等9个领域,全员化、分众化、常态化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阐释。2024年,在全市开展“百场普法宣传进基层”活动,各级普法宣讲团成员、普法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教育1134次,累计吸引超过30余万名群众参与,形成互嵌式法治宣传浓厚氛围。

    着力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推进防范和化解民族领域

    风险隐患体制机制建设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打造“石榴籽”调解品牌,在各旗县市区成立117个“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并选派127名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人民调解员入驻调解室,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全力推进“四所一庭”协作联动机制建设,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共同打造全区首家市级“检调对接”调解工作室,并通过访调对接、公调对接等制度衔接持续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025年以来,全市调解案件4405件,化解成功率达99%,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法治基础。


    供稿:党建办公室

    编辑:王 刚

    初审:张 颖

    终审:张力军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