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奇遇记,游客误入歧途,竟与“成精”牛“扎鲁”邂逅?

通辽 更新于:2025-07-17 09:24
  • hangbetter
    这是成精了?内蒙古通辽,一游客自驾游时走错路,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路边正在吃草的牛“扎鲁特旗怎么走”,可没想到,下一秒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那头牛听到问话后,竟抬头看了游客一眼,紧接着就扭头指了个方向,游客当场都看懵了,网友:我只想知道牛哥指的路对不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7月8日,内蒙古通辽的草原上,一游客开着车迷了路,正抓耳挠腮时,竟对着路边吃草的牛喊了一嗓子“牛哥”,问扎鲁特旗咋走。


    结果那牛听完,慢悠悠抬头看了他两眼,还扭头朝一个方向蹭了蹭脑袋,这操作把游客整不会了,赶紧掏出手机录下来,评论区更是炸出一堆“牛成精了”的惊叹。


    视频里那场景挺有画面感:午后草原上阳光明晃晃的,草浪跟着风轻轻晃,几头牛正低头啃草,偶尔甩甩尾巴赶苍蝇。


    游客的车停在路边,他摇下车窗探出头,可能实在没辙了,试探着喊了句“牛哥”。


    本来没抱啥希望,没想到那头黄牛突然停住嚼草的动作,耳朵动了动,抬头盯着他看了几秒。


    游客赶紧把问题抛出去:“往扎鲁特旗咋走啊?”话音刚落,牛扭过头,脖子往前伸了伸,脑袋又点了两下,像是在确认方向似的,整个过程挺自然,牛没蹦没跳,也没受惊跑开,就那么慢悠悠地“指了个路”。


    网友得知此事调侃“牛哥这是偷偷报了地理课?草原牛都成活导航了,也有人犯嘀咕“牛真能听懂人话?说不定是巧合,刚好它要往那边走”。


    还有养过牛的网友站出来说:“我家养的牛可精了,能听懂‘回家’‘吃草’这些词,指方向说不定也靠嗅觉记路呢。”


    最有意思的是个自驾游爱好者,说自己在草原迷过三次路,下次再走丢,先找牛问问,比导航靠谱多了。


    不过也别光顾着觉得稀奇,得说说这里头的门道,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行为学的老师解释过,牛的方向感其实挺强的。


    草原上牛群活动范围固定,时间长了,它们对周边的山梁、河流、树林这些地标记得比人还清楚。


    再加上牛的听觉和嗅觉本来就灵,能分辨出熟悉的声音和环境气味。


    游客喊“牛哥”的时候,声音、语气可能让它注意到这边,而它转头指的方向,说不定就是它平时常去的草场或者水源地,语气说是“指路”,更像是本能反应。


    之前云南有个村子的老乡说,他们养的大象会“认路”,下雨天涨水,象群能自己绕开危险路段,还有新疆牧民的羊,丢在山上几天,自己能找回家。


    动物未必懂人类的语言,但它们对自己生活环境熟悉得很,加上长期和人相处,能感知到人类的情绪和意图。


    就像视频里那头牛,可能根本没听懂“扎鲁特旗”是啥,但它察觉到游客需要帮助,又刚好知道往哪个方向走能到熟悉的区域,于是就用转头这么个动作回应了。


    现在咱们生活在城市里,每天和钢筋水泥打交道,总觉得动物就是“没思想的家伙”。


    可这次草原上的一幕,倒让人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家里的狗会蹲在门口等你放学,猫会叼着老鼠放你脚边,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小默契”,其实一直都在。


    说到底,这事儿与其说是“牛成精”,不如说是人和自然的一次“意外对话”,当我们放下“万物之灵”的架子,蹲下来看看身边的草木虫鱼,说不定能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小秘密”。


    信息来源:新华社 《游客自驾途中向“牛哥”问路,“牛哥”好像听懂了,转头示意为其“指路”,网友:一个敢问,一个敢指。》2025-7-8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