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兆
![]()
插队通辽天津老知青们的心愿化为了现实
有若干老同事曾插队通辽,当年叫哲里木盟。了解到上世纪六七年代,哲里木盟是天津知青最大的派往地,有数万人之多。常听他们谈起当年的时候,“一条街上岗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一个公园两个猴”“农业开发造成当地草原退化土壤沙化的不良影响”。他们非常关心第二故乡的变化发展,有能力的还去探访、捐款捐物,有的介绍客商投资。那份感情浓得化不开,这些使我对通辽多了一份关注。
后来,赶上一次赴通辽开会的机会,感到事隔三十年,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区内街道纵横,规划整齐,商铺林立,民族团结。最老的人民公园应该就是当年只有两只猴的公园吧,也焕发了新颜,树木苍翠,游人如织,很多游客跳起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蒙古舞,其乐融融。市区北部又建起了西拉木伦公园,辽河公园等公共设施。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使人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每每从网上刷到通辽的消息、短视频,总不自觉地多看几眼。看到通辽今天发生的变化,特别是防护林绿化,生态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坡化、网格化等绿化新技术不断创新,全市绿化率已攀升近30%。
我想,这里面应该包含着那些天津老知青们的贡献吧,大多数已退休甚至年逾古稀的他们一定会非常欣慰………